智能合约的传授只有法学教授能做吗?高校在引入加密货币的相关课程时会面临很多挑战,比如缺乏学术功底扎实的老师,没有一个发展速度较快的学术生态系统,其速度甚至赶不上学校修订课本。可惜祸不单行,内部部门争夺该课程引发的唇枪舌战又使得学校大伤脑筋,空空喟叹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。 加密货币课程引发的学术争夺战 可以说比特币,加密货币,区块链在世界学术圈是当之无愧的骄子,管它是在芝加哥,还是英国,亦或朝鲜,颇有种稳坐钓鱼台的感觉。但是这些课程的刚需太大,学者甚至担心计算机科学,经济,法律,会计,金融和商学院会为此争得不可开交。 剑桥大学为金融部研究生教授加密货币的Garrick Hileman教授告诉《金融时报》:“商业学校围绕区块链课程的争夺早已司空见惯,不足为奇。” 早在2014年,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David Yermack就开始为MBA学员讲授比特币。他解释道:“比特币是跨学科的,金融和计算机领域已经合并,高校需要这种合并。但是高校的官僚主义,又使得这种合并富有政治性,需要时间来实现。” 学生,金融和科技公司的需求 对区块链的刚需当然有2017年价格飙升的原因,但是智能合约和代币发行利润可观也是既成的事实。阿姆斯特丹商学院主管Jens Martin说:“加密货币的普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。”“但是,我们也能感觉到,金融领域独独对这种技术感兴趣并很看好该技术的前景。我们能看到很多有商业背景的人应用这项技术,也有一个很多元的群体试图将其运用到金融领域。” 剑桥大学佳奇管理学院剑桥另类金融中心主任Robert Wardrop认为“加密货币技术课程需求的增加主要受亚马逊,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公司驱使。因为这对这些企业进行的相关项目至关重要,所以就商业模式和资本筹集等角度而言,理解资本令牌化等事物是最基本的。” |
区块链开发网